近日,从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网站了解到,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4年12月23日印发了《关于印发金昌千亿级煤电冶化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显示,金昌市将以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发挥有色金属产业优势和金川集团公司带动作用,构建煤(煤炭分质利用)—电(火电、光电)—冶(有色冶金及深加工)—化(化工)—材(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材料、绿色建材)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技术装备先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区。
据了解,至2016年末,金昌市煤炭分质利用能力将达到500万吨以上;煤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40万千瓦以上;镍、铜、钴金属资源拥有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0万吨和50万吨,资源保障率分别达到50%、40%、30%;有色金属及加工材产量超过150万吨,其中镍、铜、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60万吨、1万吨;有色金属产量深加工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镍、铜、钴高端盐类产品产量3.5万吨,镍、铜、钴、铁基高性能粉体材料产量3.4万吨;化工产品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
至2020年,金昌市煤炭分质利用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煤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镍、铜、钴金属资源拥有量分别达到900万吨、2800万吨和50万吨;有色金属及加工材产量超过200万吨,其中镍、铜、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60万吨、1万吨;有色金属产量深加工比例超过60%,其中镍、铜、钴高端盐类产品产量6万吨,镍、铜、钴、铁基高性能粉体材料产量4万吨;化工产品总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
据悉,金昌千亿级煤电冶化材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用地依托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金川工业园、河西堡工业园),总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统筹区域规划,突出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其中:金川工业园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及深加工、新材料、化工(金属盐类化工新材料、氯碱化工)等相关产业;河西堡工业园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化工(磷化工、煤炭分质利用及新型煤化工)、绿色建材、能源等产业。
规划实施金昌千亿级煤电冶化材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项目138项,总投资1716亿元。依托金川集团公司,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原材料—有色金属深加工—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链;大力发展氯碱化工—硫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高载能化工产业链;积极发展煤电产业。
从此通知中获悉,在此方案实施过程中,金川集团将在构建地方局域电网;矿床深边部及境内找矿,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建设境外资源基地;推进镍产业升级,并重开发硫化镍和红土镍资源;优化铜产业布局;发展钴材料产业;做大贵金属产业,延伸贵金属产业链;以及加快开发镍、铜、钴、贵金属特种功能材料和高端结构材料等方面有一系列动作。预计实施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改造项目10项,总投资50亿元;实施有色金属新材料项目40项,总投资180亿元。
通知还强调,甘肃省政府各部门将加强指导协调,加快推进金昌千亿级煤电冶化材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和用水需求;加大工业园区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加大重点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运输需求。甘肃省政府将支持金川集团公司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绿地投资、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或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就甘肃省龙头企业金川集团来说,此次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金川集团“借势发力”,成为其立足西部桥头堡,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