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鲍 俭,张广军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江阴 214429)
摘要:分析了连铸浇注时钢水过热度和拉坯速度、水口浸入深度、中包覆盖剂性能、冲击区流场形式对齿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以20CrMnTi齿轮钢为例,利用非金属夹杂物特殊检验方法和正交分析理论极差法,得出了合理的连铸工艺参数组合,降低了非金属夹杂物出现炉数比率和非金属夹杂物平均级别。
关键词:连铸;工艺参数;非金属夹杂物;正交分析
引言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提高,非金属夹杂物的级别及分布程度均有待优化。经充分脱氧、真空脱气和软吹处理后的精炼钢液中的非金属氧化物呈细小弥散分布、颗粒尺寸大都小于50
μm;在轧材的金相检验中出现直径50μm以上的Ds类和长度500μm以上的B类等夹杂物,经扫描电镜分析含有Al2O3、MgO、CaO等复合成分,既有钢液内生脱氧产物夹杂、又有外来耐材非金属夹杂,是钢液中的高熔点脱氧产物与侵蚀剥落的耐材不断聚集长大、在连铸工艺不合理的条件下没有充分上浮去除形成的。
连铸过程中产生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因素有:中包钢液面覆盖剂理化性能、中包水口浸入深度、中包冲击区控流形式、浇注钢液温度和拉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