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炉炼铁技术是世界冶金发展的重大三个课题之一,对炼铁节能减排、实现生产过程环境友好,降低炼铁对主焦煤的依赖,保护煤炭资源有重大意义;但是近十年来,世界直接还原铁产量一直维持在小幅度增长,详见表1。中国不具备直接还原所需的一些条件,故直接还原铁产量一直占全国铁产量的0.1%左右,近年来在下降,总体进展不大。

表1说明,近年来世界直接还原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比例在7%以下,变化不大;中国直接还原铁产量在降低;与高炉炼铁发展比较,直接还原铁的发展是缓慢的;其主要原因是,铁的直接还原理论上没有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所需的生产条件还是比高炉高,供应的铁矿石质量不断下降,特别是铁品位的下降幅度大,含有害杂质升高,满足不了直接还原铁生产对原料质量的需求;目前炼铁原燃料价格高,使直接还原生产的经济性不理想。我国天然气资源缺乏,且价格高,不利于发展非高炉炼铁。
目前,直接还原铁生产发达的国家(如伊朗、印度、阿联酋、沙特、墨西哥、委内瑞拉等)是具有特殊条件:铁矿资源好,有丰富低价的天然气等。2012年世界气基竖炉直接还原装置的产量占全部直接还原铁产量的77%,居主导地位。近三年新投产的气基竖炉直接还原装置几乎全为用天然气为还原剂。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不具备生产直接还原铁的优良条件,他们也没有去追求过度发展直接还原铁,是理智的表现。我国是缺乏生产直接还原铁生产所需的良好条件,我们应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其经济性。但是,我国应十分关注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动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及时促进我国直接还原铁生产的发展,优化钢铁生产流程。
1、直接还原铁生产要求原料的质量要求
直接还原铁是电炉炼钢的好原料,要求的质量很高(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能),国家有具体产品质量标准《YB/T4170-2008炼钢用直接还原铁标准》,对含铁量、硫含量、酸性脉石含量、金属化率、堆比重、粒度,要分四个等级有具体要求;还对产品质量均匀性、稳定性有具体要求。
1)化学成份
直接还原铁的质量要求:H88级含铁品位>88%~90%,H90级含铁品位应大于90%~92%,H94级要求含铁>94%;金属化率1级要求>94%,2级>92%,3级>90%,4级>88%;SiO2含量<3%~7.5%。含SiO2每升高1%,电炉炼钢要多加2%的石灰,渣量增加30Kg/t,电炉多耗电18.5kwh/t。
直接还原铁所用原料含铁品位要求:赤铁矿应>66.5%,磁铁矿>67.5%,脉石(SiO2+Al2O3)含量<3%~5%。
我国选矿技术先进,可以将低品位矿石进行特殊处理,达到直接还原铁生产质量的要求,但经济上和矿石的金属收得率要进行深入技术经济研究。
直接还原铁的金属化率每提高1%,电炉可以节约能耗8~10度电/t。直接还原铁含量要求:C<0.3%,P<0.03%,S<0.03%,Pb、Sn、As、Sb、Bi等有害元素是微量(<0.002%)。并且要求FeO要含量低,否则侵蚀电炉炉衬严重,寿命低。
转底炉生产工艺的缺陷,造成其产品质量(金属化率低、含FeO高)满足不了电炉的需求,其产品只能供给高炉用;其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在生产成本上也无优势。
2)物理性能
直接还原铁是以球团矿为原料,要求粒度在5~20mm。隧道窑工艺生产的还原铁产品大多数是呈瓦片状或棒状,长度为250~380mm,堆密度在1.7~2.0t/m?。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3~5mm磁性铁粉料,必须进行压块,才能用于炼钢。要求堆比重1级>2,80,2级>2.80~2.50,3级>2.50~2.00.
产品强度一般>500N/cm?。
高品位铁精矿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指铁品位大于69.5%,二氧化硅及其它杂质含量小于2.5%的磁铁精矿,主要用于生产海绵铁;二是指铁品位大于71.5%,二氧化硅及其它杂质(酸不溶物)含量小于0.2%~0.3%的磁铁精矿,主要用于粉末冶金、磁性材料等领域。
3)高品位铁精粉的标准和生产技术
高品位铁精矿的质量标准
目前,国家尚没有统一的高品位磁铁矿精矿质量标准。高品位铁精矿的用途不同,其要求铁的品位不同,而且对主要杂质(二氧化硅或酸不溶物)含量要求也不同。表2是不同领域对高品位磁铁矿精矿的质量要求。

高品位铁精矿的生产技术
天然铁矿石中只有磁铁矿和赤铁矿(包括镜铁矿)能用于制备高品位铁精矿。生产高品位铁精矿过程中,需根据精矿中脉石矿物的种类、嵌布类形和粒度以及与铁矿物的共生关系确定选矿工艺与方法。主要的选矿生产工艺方法包括:浮选、磁选、反浮选、磁选-浮选联合工艺等。
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是含铁品位低、含有害杂质多、难选、矿物类型复杂。进行高品位选矿经济性和金属收得率要有个合理的取值。
1.对熔融还原技术经济的评价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熔融还原装置有COREX、FINEX、MIDREX、HYL-Ⅲ等。它们的生产工艺技术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是能耗和生产成本还竞争不过高炉流程,详见表3和表4。其主要原因是:
1)高炉炼铁是热风炉提供了炼铁所需的19%左右的热量,而热风的来源是由约45%高炉煤气燃烧获得的,是廉价的。熔融还原装置没有热风炉装置,也不能用热风,是用氧气(不能加热)。因此,熔融还原装置在能源利用上竞争不过高炉流程。
2)高炉内的铁矿石是有45%以上进行的是间接还原,铁矿石间接还原反应在炼铁学是个放热反应,不需要热量。熔融还原装置是铁矿石进行大量的直接还原反应,直接还原是需要吸热的反应。FINEX的流化床可进行约60%~70%的铁矿石预还原,但需要外加能量的。因此,熔融还原装置在消耗能量上是要比高炉流程高。
3)高炉炼铁对铁矿石质量要求是宽松的,特别是含铁品位可高可低(严重影响了铁矿石的价格),杂质的含量和性能要比熔融还原装置对原料质量要求低多了。熔融还原装置对原料质量要求是较高的。如FINEX要求入炉料含铁品位61%,煤的灰分在6%~8%在此条件下燃料消耗740kg/thm(远大于高炉的500kg/t燃料比),这对采购和冶炼成本影响是很大的。所以,熔融还原装置在生产成本上竞争不过高炉流程。
4)熔融还原装置设备比高炉使用寿命低,炉衬材料质量要求高
熔融还原装置是使用氧气进行冶炼,炉内温度很高(可达3000℃),必然对耐火材料和设备质量要求高(使投资升高),且炉衬寿命低,不能像高炉,寿命可在15年那样,造成运行费用升高。如FINEX要每8个月定修一次,需18小时,风口寿命在2~3个月;使设备作业率下降,成本升高,并且炼钢作业率也要受到很大影响。
如上所述,我认为,我国不要在建设熔融还原装备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要避免在经济上蒙受损失。当前,国家不允许扩大钢铁产能,个别企业为扩大生产能力,拟建设熔融还原设施,认为国家可以审批,这是个误区。

3.对海绵铁生产的评价
海绵铁生产过程是固态反应,产品是冷态,所以生产能耗要比高炉的热铁水低(理论上要低180kgce/t左右)是正常现象。如果加上固态铁的熔化热,直接还原炼铁就竞争不过高炉炼铁了。在能源利用效率上,高炉流程(逆向反应器)是个能量和物流运行最优化的装置;矿石从上部下降,热风从底部上升,矿石得到充分加热,以最大比表面积进行还原,是个理想的逆向反应器。从矿石还原到热铁水,高炉工艺的能耗是最低的。但用电炉短流程(使用海绵铁)生产钢材,没有烧结、球团、焦化工序,比用高炉长流程有明显的优势。
生产海绵铁的技术是成熟的,对精矿粉,燃料质量要求较高,特别是生产成本高,制约了我国海绵铁的生产进一步发展。
1)用转底炉生产的海绵铁质量达不到电炉的要求,是其工艺装备存在致命的缺陷,有些是无法克服的。如因球团是平铺在底面,气流只能通过上层,对球团贴在炉底那面加热和还原都不可能全面、彻底;这就使产品的金属化率低(一般在60%~80%),能耗高(热效率最高50%)的重要原因。球团铺的是一层,靠炉底转动,实现炉料运动,与竖炉相比,其产量和生产效率是低的。我们认为,用转底炉处理含铁尘泥(含有害杂质高的),是有效的,但如果用它作为大规模钢铁生产装备是不合适的;出现生产成本高、投资高,产品质量满足不了电炉炉料的要求。
2)回转窑法生产直接还原铁技术成熟,在资源适宜,中小规模需求条件下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但因对原燃料的要求苛刻,单位产能投资高,运行费用和能耗高,生产运行的稳定难度大,生产规模难以扩大(最大15万吨/年座),难以成为我国DRI发展的主体工艺,发展受阻。现在,对回转窑能耗高、难以大型化(一条窑<20万吨/年DRI)、单位产品的投资高,运行不稳定性差、操作难度大等的认识逐步统一,对建设回转窑生产线的热情也明显降温;
3)对用煤制气或用焦炉煤气为还原气,以竖炉为反应器生产DRI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是个技术发展方向。但煤制气虽然技术是过关的,只是的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制约了在生产直接还原铁中的应用。用于直接还原铁生产的煤制气技术,还没有一个工业案例。
达涅利公司在推广阿联酋ESI的ENERGIRON直接还原炼铁技术(可用焦炉煤气,也不必再去重整),是个先进成熟的技术工艺装备,经济性也较好(只是引进费用高),已有许多工业案例,是个直接还原技术发展的亮点,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加大关注。我国现有多个企业正在开展该方面的技术经济调研工作。
4)低品位直接还原铁的金属铁与炉渣的分离 :
在固态还原条件下,还原的金属铁颗粒比较细小,活性高,容易二次氧化,同时铁与渣还难以分离,造成进行分离困难,需要深度球磨(需要磨细到200目、甚至300目或400目),另一方面易造成细微铁粒的二次氧化,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差(金属化率低、含FeO高),得不到铁含量高的海绵铁,同时铁的收得率偏低。
含铁品位低的直接还原铁(球团),直接通过高温熔分,由于渣量大,其熔化物理热高,需要更多的能量,导致吨铁能耗过高、成本升高,另一方面,渣量大且存在还原不充分的FeO,使炉衬容易受损,设备寿命受影响。
这说明,上述两种分离渣铁方法不是经济的,目前转底炉生产得到的一定金属化率的球团,只能作为转炉炼钢冷却用的冷却剂,或少量加入高炉内。
现在,有些设计钢铁生产流程,是将矿石生产海绵铁(低品位),再对直接还原铁的渣铁进行物理分离,认为将分离的铁再进行冶炼,这条技术路线的路可能是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