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冶华天申报的“双托架惠斯顿杠杆机构及双头移钢机构”、“内循环消化滤池”、“大型甩丝机硅酸铝纤维针刺制毯生产系统”三项发明专利获国家专利局授权。
“双托架惠斯顿杠杆机构及双头移钢机构”发明专利,6月26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201010262283.9)目前用于将中小型钢、钢管等从移送链运送到辊道上移钢机构普遍采用“惠斯顿杠杆机构”多列平行放置组成,配以传动装置、电控元件,均为单头托架形式,旋转一周只工作一次,工作效率低,另外中小型钢或钢管在托架上有“滑移”现象。该专利技术采用双托架惠斯顿杠杆机构,传动轴转动一周,第一惠斯顿杠杆机构和第二惠斯顿杠杆机构分别完成一次移钢动作,相对现有的单托架惠斯顿杠杆机构转动一周完成一次移钢动作效率提高一倍。由于两惠斯顿杠杆机构相对传动轴设置,对于齿轮行星机构不需要设置配重就能解决移钢机构的旋转动平衡问题,被移送的中小型钢或钢管在托架上不会滑移。该专利技术在中冶华天EP的阿曼型钢工程中得到应用,有效解决了成排钢分离这一技术难题。
“内循环消化滤池”(专利号:201310052159.3)提供了一种生化法处理用到的内循环硝化滤池。在污水处理行业,高浓度NH3-N废水的有效处理一直是难点,其中生化法是废水中NH3-N得到深度去除的必需途径。在该专利技术中,由于内循环的设置,滤池的进水在滤池中通常需要经过5-10次的循环才能完全流出滤池,每一次循环水中溶解氧都要从下至上与滤料层表面生物膜进行一次动态接触,故滤池出水中溶解氧能得到多次利用,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氧利用率,节约能耗。同时,在该专利技术中,只有反冲洗排水阀门需自动控制,控制阀门少,操作简单。
在硅酸铝耐火纤维行业,以前的生产线单线最大年产量为1500吨。“大型甩丝机硅酸铝纤维针刺制毯生产系统”(专利号:201210295159.1)发明专利技术应用在河北华能、湖北赤壁神龙两公司,生产线实际年产量可达6000吨,不仅大幅降低生产线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及管理成本,还大幅提高耐火纤维生产的节约化程度,给硅酸铝纤维的生产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