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10时50分,中国矿运旗下的40万吨“远卓海”轮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靠泊,并进行卸矿作业。青岛港成为国内首个具备40万吨矿石船直靠能力的码头,开启了中国港口铁矿石海运的“大船时代”。此前,7月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港口接靠40万吨矿石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综合利用现有码头条件,合理控制码头数量与规模,在大连港、唐山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4个港口5个港区,布局7个泊位接靠40万吨矿砂船。
“远卓海”轮是中国矿运在新加坡接收的巴西淡水河谷4艘40万吨超大型矿石船之一。该船长360米、船宽65米,此次装载卡拉加斯巴粗粉35.1万吨。与现在主流的20万~30万吨级的矿石船相比,采用40万吨大船运输铁矿石,从巴西至中国可降低运费4美元/吨~6美元/吨,为国内钢铁企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青岛港总裁成新农认为,40万吨铁矿船首靠青岛港,为中国钢铁行业铁矿石供应开辟了一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
淡水河谷方面称:“我们的物流战略在于确保我们能长期拥有足够的运力,从而将我们的铁矿石从巴西运到亚洲。为此,我们将在航运及物流相关行业,与中国和国际战略合作伙伴继续保持紧密合作。”
作为国内重要的矿石进口基地,青岛港每年铁矿石接卸量超过1亿吨。据了解,为顺应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为钢铁企业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通道,青岛港投资50亿元,从2009年开始在董家口港区超前布局建设40万吨矿石码头。该码头同时配套建设了400万平方米矿石堆场,一次性堆存能力达5500万吨以上。自运营以来,目前该码头已靠泊大型船只3595艘次,接卸铁矿石18200万吨。
据悉,截至7月5日18时30分,“远卓海”轮已经卸矿完毕离泊。完成全船作业用时33小时5分29秒,效率达到每小时1060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