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里,年届不惑的王国光正埋头点检设备,随身携带的工具袋早已经被磨得发白发亮。日前,由他主导完成的热轧分卷线钢卷内圈无划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冶金科技奖二等奖。他也成为鞍钢历史上首位获此荣誉的一线职工。
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个成果出自一名只有高中文凭的一线工人。30多年来,由他主持或独立完成的大小技术创新成果已有90多项,累计为鞍钢创造综合效益达6000多万元。
王国光所在的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1780平整分卷机组生产线是钢卷出厂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产品质量控制的终端。而他就是这条生产线的“主治医师”,负责维护、检修这些设备。
在1780生产线投产后,钢卷在卸卷过程中,存在卷筒扇形板划伤钢卷内径表面的现象。看着钢卷上道道毫无规律的划痕,外方设计者束手无策。对此,王国光决定克服困难,自主解决这一制约生产的难题。
由于没有引进技术图纸,也没有详细零件图,王国光无法详细了解、分析设备技术结构。为此,他利用一次次到卷筒厂家修复设备的机会,了解设备结构。
“300多个大大小小的零件让人眼花缭乱。”王国光说。尽管他回忆得轻描淡写,但是工友们了解他当时的艰辛。为了攻关,他在设备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为此他还自学电脑软件知识,进行上百次的试验,绘制图形放大比对、状态模拟。在此基础上,他对卷筒扇形板外表面结构等技术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台多曲率结构外廓形状的分卷平整机组生产线卷取机卷筒,解决了钢卷内圈划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