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8日,2015年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在柳钢举行。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天钧,柳钢副董事长、总经理甘贵平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等嘉宾出席会议。
在新常态下,钢铁产业进入调整期,各企业都在为生存而战,炼铁人要做好适应市场、转变观念、降成本、停炉开炉、低冶强等准备,抱团取暖,共抗严冬。本届年会的主题即为“稳定顺行、降本增效、绿色发展”。
杨天钧在致词中说,当前,钢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这是由于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通过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依托自主创新、优化品种质量、深化节能环保、发展电商平台,钢铁行业已经成为能够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产业。
甘贵平表示,在严峻的行业形势下,如何实现炼铁工序的稳顺、优质、低耗、高效生产,是业界同仁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柳钢通过深入实施低成本战略,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的生产组织方针,积极探索大高炉低品位、低品质炉料冶炼技术,加大环保和循环经济建设力度,吨铁燃料比控制在530千克以下,在降本、降耗、增效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与国内先进同行相比,尚有差距。
会上,结合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给钢铁行业带来的机遇、新常态下高炉生产的困境和挑战等问题,杨天钧做了题为《新常态下高炉炼铁技术》的报告。王颖生、沙永志等专家就中国钢铁工业运行状态及铁矿供应和炼铁生产形势、国外炼铁生产以及技术发展现状等专题做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