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17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冶金行业共有27项专利获第17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其中,鞍钢以4项发明专利入选成为榜单中获奖最多的钢铁企业,宝钢有3项专利入选,华菱集团有2项专利入选,武钢、沙钢、太钢、马钢、首钢、昆钢等企业分别有1项专利入选。
在27项获奖的专利中,有16项关于钢铁及相关产品研发,8项关于钢铁工艺流程设计,3项关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环保与回收。
近两年,鞍钢实行“数质并重,重点布局”的专利战略,提高发明专利比率,专利向关键技术领域布局,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以科技进步助推企业扭亏增效和转型升级。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一种含锌含铁尘、泥的回收处理方法”,首创了“尘泥-制球-铁水罐-炼钢”短流程、低能耗、小循环处理含铁尘泥新工艺,具有易操作、流程短、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该专利技术既实现了冶金废弃物的企业内部高效、短流程循环再利用,又减轻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成为钢铁企业低成本处理含锌含铁固废的成功范例。
此次沙钢钢研院获奖的“高碳钢盘条及其制备方法”项目,主要采用短流程工艺,通过提高钢质洁净度、科学添加合金元素等方法,有效提高高碳钢盘条的综合性能,实现产品减量化和长寿命化,已产生显著经济效益。该专利的成功实施,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其他高品质线材产品的低成本开发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为国内冶金行业在创新“减量化、节能降耗”生产工艺路线方面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具有重要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意义。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局联合授予,评奖标准不仅强调项目的专利技术水平和创新高度,也注重其在市场转化过程中的运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