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联合召开钢铁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15中国钢铁企业绿色评级结果》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毕俊生为大会致辞,并与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任洪岩、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共同为钢铁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钢铁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是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商定后,联合宝钢、太钢、鞍钢、河钢、首钢、沙钢、华菱、南钢、渤海钢铁等钢铁企业,与中冶赛迪、中冶焦耐、中冶长天、中冶建研院、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机构共同成立的整合行业资源、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服务的专业化研究机构。
“钢铁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率先在钢铁行业开展绿色评级研究,有利于帮助钢铁工业破解“环境—生态约束”这一现实问题,引领钢铁企业走出一条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殷瑞钰认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大部分还处于绿色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要想达到更高阶段,就必须经过制造流程优化、流程重构,直至实现循环经济园区和自上而下的低碳价值观,将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的三大功能(高效优质的钢铁产品制造功能,高效的能源转换、利用功能,社会大宗废弃物消纳—处理和再资源化功能)作为战略抓手。
“希望钢铁绿色发展评级工作能够不断完善,进一步体现评估的价值与作用,帮助实现资源向先进企业配置,帮助实现淘汰落后,推动行业的转型发展。”刘振江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环保设备和技术投入大幅增长,重点大中型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吨钢综合能耗、水资源利用、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量等指标显著改观。
李新创发布了《2015中国钢铁企业绿色评级结果》。此次被纳入绿色评级范围的69家企业,合计粗钢产量5.99亿吨(2014年),约占全国总量的73%。本次评级结果发布了得分在60分以上的56家企业排名情况,宝钢、太钢是中国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武钢、河钢、首钢、沙钢、鞍钢等10家钢铁企业绿色度靠前。
李新创表示,下一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将进一步完善钢铁企业绿色评级体系,并推动绿色评级与绿色金融的结合、供给侧改革,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绿色企业倾斜,促使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或退出市场,促进钢铁行业绿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