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虽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今年,我国将对185家钢铁企业开展能耗限额达标及阶梯电价执行情况专项监察。推进技术节能,是开展工业节能的重要路径之一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下达2018年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的函》。该函显示,2018年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总量为5330家,其中钢铁企业能耗限额达标及阶梯电价执行情况专项监察185家。
作为“两高”行业,钢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颇受关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节能协会冶金专委会主任委员李新创介绍,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钢铁企业吨钢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能源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伴随高温超高压机组、超高温超高压机组快速普及,企业自发电水平逐年提高。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自发电率已接近50%,合计年发电量约为1900亿千瓦时。
但与此同时,我国钢铁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总量仍然居高不下,企业之间绿色发展水平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行业面临的环保、减排压力仍然巨大。
这两年,我国钢铁业去产能成效明显,企业效益显著好转。“越是在企业形势好的情况下,越是要居安思危、考虑长远,要充分重视企业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工作。”李新创提醒企业,在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方面,钢铁行业自发电领域过去十几年普遍存在粗放式增长、自有发电机组运行不经济、能耗较高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