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钢铁工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尽管我国的粗钢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的52%,但现在碰到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世界经济总体上是在收缩,在这种情况下,钢铁的需求,包括对外的出口的需求都受到很大的压力。总体来看,钢铁工业目前面临以下几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美国对中国钢材限制收税。第二个挑战是生态环境。第三个挑战是现在城镇化速度逐步放缓,城乡一体化的速度在加快。

徐匡迪表示,业内很多专家在考虑钢铁的供给侧结构调整,应该说这不是简单的减压产能,而是要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产品结构调整等结合起来,也就是要提高钢铁生产中短流程的比例。所谓短流程就是以废钢为原料,通过电炉熔化、精炼、生产,而不是以铁矿石、焦炭为原料,在高炉里面进行还原,炼焦炼铁后炼钢。通过这样的模式,钢铁生产可以减少一半能耗。现在,像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其短流程占比已经接近50%,很多国家是40%以上。而我国短流程却只有10%,而且短流程生产的都是低档的钢材。如果钢铁工业要进行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结构的流程调整的话,应该是大型的综合性的企业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