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口罩可佩戴多长时间?
公众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一般累计最长不超过8小时。如果接触感染者或可疑感染者应立即更换!
二、新口罩为什么会有异味?如何清除异味?
口罩有异味分为多种原因:
1.
无纺布质量问题。无纺布是用聚丙烯粒料或者粉料通过拉丝形成的。聚丙烯本身无毒无味,其原材料是聚丙烯粒料,聚丙烯粒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自身降解和添加剂的使用或出现异味。再者,口罩生产过程中系带加工等工艺,超声波焊接高温,产生有异味的醛、酮等物质。选购口罩时打开包装闻一闻,看是否有异味。因异味与原材料质量有关,所以建议选择正规品牌。
2. 部分系带为橡胶材质,存留橡胶的气味。这种异味可随时间减少,无须多虑。
3.
环氧乙烷消毒。为满足部分类型口罩质量要求中的细菌学指标,需使用环氧乙烷消毒。消毒后环氧乙烷释放不彻底会存有异味,此异味对人体有害。使用时打开包装,放置于洁净、干燥、通风处24小时以上,直至无明显异味。
4.
腐败或霉变。口罩佩戴中,呼出气体中的蛋白、脂肪和水分等物质,在适合温度、湿度下微生物能较快生长,释放出异味。这时往往除气味外,还有变色等改变。应丢弃,更换新口罩。
三、公众用过的口罩如何存放和丢弃呢?
1.
佩戴过还可继续佩戴的口罩,居家时选择洁净、干燥、通风处悬挂;外出时放置于洁净透气的纸袋、无纺布袋中,避免污染。立体口罩要避免挤压变形。
2. 口罩佩戴后表面出现水汽时,可放置在洁净、通风处自然干燥。水汽严重的要更换口罩。
3. 口罩可疑被污染或出现异味、变形等情况时,则不能继续使用。
4. 使用后的口罩可随生活垃圾处理,怀疑被污染的口罩应另行处理。
四、用过的口罩可自行洗涤或消毒后再用吗?
网上流传用热风吹、消毒剂喷洒或水洗+电吹风吹干等方法,现有证据均不能证明其有效。因口罩材质和对颗粒物捕获机制决定了上述处理方式可能会破坏其过滤效能,所以对口罩进行清洗、消毒不可取。
五、戴口罩时眼镜或护目镜起雾怎么办?
1.
正确选择口罩。挑选呼气阻力小的口罩,对非感染者和非医务人员,可选用带呼气阀的口罩,部分从事高暴露风险操作的医务人员,可选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不会起雾。
2. 正确佩戴口罩。调整鼻夹位置及角度,减少气体从上部排出。
3.
眼镜选择和处理。PC镜片具有导热性能好的特征,不易起雾。也可使用防雾眼镜擦拭巾、眼镜防雾剂使得眼镜片表面形成一层亲水膜层或购买防雾眼镜,也能减少起雾。
六、因戴口罩后出现面部损伤或过敏怎么办?
1.皮肤压痕或压伤。表现为皮肤压痕、肿胀、擦伤、紫癜、水疱甚至溃烂等。
处理:持久或反复发生处或伴有皮下淤血时,清洁后可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冷敷,每2 ~ 3 h一次,每次15
min;之后涂抹保湿乳,或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肝素乳膏等。
2. 过敏(接触)性皮炎。表现为接触部位皮肤红肿、疼痛、皮疹等反应。
处理:更换其他材质的口罩,避免热水烫洗、乙醇擦拭或其他刺激。轻症者可于3 ~ 5
d后自行缓解。重症者可外用不含氟的弱中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七、过期的口罩还能用吗?
各类口罩的有效期一般为1-2年,具体见产品说明书。口罩的防护原理是纺织材料和静电吸附拦截,口罩过期后其驻极电压下降,影响其过滤效能,因此不建议使用过期口罩。
八、囤多的口罩可用于雾霾天吗?
1.医用防护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日常防护型口罩均能有效阻隔烟、尘、微生物等细小颗粒物,可用于雾霾天防护。
2.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有部分防雾霾作用,可于轻度污染时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