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南钢召开2022年创新大会,全面总结2021年创新工作,明确2022年创新工作思路和目标,表彰创新领域2021年度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签订2022年度重大创新项目合同,为产业发展研究院揭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南钢副总裁谯明亮主持会议
近年来,南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创企业积厚成势,企业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大幅提升。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两化融合领先企业,南钢持续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集聚创新力量,建立了三级创新体系,支持创新能力和效率提升,设立“2+3+5+N”研发平台,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领域等实施创新项目,提升创新效能。
2021年,立项公司级创新项目191项;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认定首次破千,达到1106件;研发新产品37个;第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南钢“智慧风控管理”获得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为本年度钢铁行业唯一的一等奖成果,8项管理创新成果获得行业、省、市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行业首个集智造、经营、生态决策于一体的智慧运营中心正式投用,形成南钢独具特色的创新模式。

南钢党委副书记王芳宣读表彰决定
大会授予“金恒科技”等8家单位为2021年度专利工作先进单位;授予翟冬雨等10名同志为2021年度专利工作先进个人;授予“一种提高5米轧机轧制节奏的方法”专利为2021年度优秀专利一等奖;授予“一种550MPa级中锰钢中厚钢板及制造方法”等2件专利为2021年度优秀专利二等奖;授予“一种微流控芯片”等3件专利为2021年度优秀专利三等奖;授予“2720210004止裂钢控制轧制技术”专有技术为2021年度专有技术一等奖;授予“5020210003稀土耐磨钢的冶炼工艺技术”等2件专有技术为2021年度专有技术二等奖;授予“4920210008高应力稳定杆用60Si2CrV大坯型一火成材工艺技术”等3件专有技术为
2021年度专有技术三等奖。
大会授予板材事业部完成的“新一代节Ni型超低温用钢(7%Ni)开发与应用”等3个项目为创新成果特等奖;授予特钢事业部、职工创新工作室合作完成的“高标轴承钢品质提升及高效生产”等10个项目为一等奖;授予新产业投资集团中荷环保完成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智慧控制中心系统建设”等27个项目为二等奖;授予炼铁事业部完成的“高炉均压煤气回收”等35个项目为三等奖。

南钢总裁 祝瑞荣
祝瑞荣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和感谢。他表示,今天大会的各项报告新颖全面,未来的工作思路深刻而有高度。过去的一年,南钢创新方面硕果累累、卓有成效,南钢高端产品多,数智化转型行业领先。他指出,企业发展,有两个终极使命贯穿始终,一个是营销,另一个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不被淘汰。
祝瑞荣要求,一要打造行业引领,争做头部企业,敢打敢拼,树立高远目标,不断提高创新指数;二要提高自驱力,从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要不断提高管理能级;三要坚持数智化创新,不断提高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营水平;四要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提高全球化能力,利用全球化资源创新;五是创新工作要赋能钢铁主业和新产业。
创新驱动促发展,砥砺奋进赢未来。他希望,以本次创新大会为契机,聚焦创新驱动,数智化转型、新产业裂变三条成长曲线,完善南钢创新体系,科创引领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创新等创新布局,加快落地实施,闯出一片创新突破的新天地,在更高起点上,汇聚起南钢乘数乘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一新
黄一新围绕新时代、新格局、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创新工作作了深入阐述。
一、深刻清醒认识复杂形势下企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进程被阻断,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遇到阻碍,供应链产业链安全遇到威胁。疫情多点暴发,以及与人类长期共存,危及经济的全面复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期,科创产业、数字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产业等迎来大发展。在大变局中,国际秩序、经济社会结构会发生重大调整,一大批大企业、大行业会从市场上消失,一大批新物种的企业和行业也会悄然兴起,并成长为社会主流和参天大树。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时代,南钢要在创新的力度、速度,创新的维度、质量上下功夫,向着世界头部企业迈进。
二、调整创新战略和创新路径,形成创新的新维度、新理念、新模式。
一要开创创新工作新格局,首先推进创新思想和理念的变革。要有必胜的信念、永不服输的精神,不达战略目标绝不言弃、绝不言败;要重新定义竞争优势的内涵和外延、维度、定位、链接;高举价值创造的大旗,描绘价值链生态图谱;要创新向善,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要坚持长期主义,价值主义;要强化风控意识,推进两个生态建设,干部员工队伍的信仰、理想、正气、创新力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二要与时俱进,以变制变,推进战略、策略、路径、打法的进化迭代。唯一不变的是对愿景、使命、价值观的追求,围绕“十四五”的战略规划、“1+2+7”的战略目标,以及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新产业裂变的三条成长曲线,厚植南钢的客户基因、创新基因、数字基因、生态基因。
三要推进组织及团队的变革与创新。组织形态要以数字化组织来架构,以OT+IT+DT实现无边界、敏捷、高效的组织效能;要建设生态组织,实现功能外延扩展;要强化头部、腰部、腿部力量;要推进体制、机制、文化的进化;要推进“钢铁+新产业”双主业发展。
四要在新格局下体现创新能力的新特征。多能级创新平台的搭建,建设好材料、数字、产业三大研究院,要“一杯咖啡吸收全宇宙能量”;专精特新地推进产品创新,以打造更多的单项冠军;形成更多的IP,推进工艺、技术、设备、工序成本、效率与品质、全产业链降本、低碳绿色产品研发、C2M互联网工厂与模式等创新。
五要围绕经营策略、模式打法展开创新。要推进主业产业链+新产业CVC的创新;在置顶战略上创新,S端要整合国内国外资源,稳定战略用户和海外基地,M端要强化市场研判、现货与套保有机融合、相得益彰,C端要推进客户+竞合伙伴+相关方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新联合体。
黄一新强调,创新是利器、是法宝,我们要大力推进创新引领,数字蝶变,产业裂变,早日实现受尊重、世界头部、高科技产业集团的目标。